1、起源与发展: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贸易路线,起源于汉武帝时期。在大约公元前3世纪至15世纪中叶的长时期内,丝绸之路是中东亚疆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古代中国丝绸的生产、出口紧密相连,它的兴起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体验丝绸之路——陇西县漫长的丝绸之路景区 陇西县漫长的丝绸之路景区位于定西市中心的黄河河堤岸,是一条展现了丝绸之路精髓的文化主题景区,它融合了陇南地域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浓郁的西北风情,体验传统手工艺和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
3、商品交流丰富:唐代丝绸之路的贸易繁荣表现在商品交流的丰富多样。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传统商品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方,而西域的珍宝、香料、马匹等商品则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这种商品交流不仅丰富了中国与西域地区的物质生活,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根据史料记载,国内现存相对完好的代表性钟鼓楼主要有北京钟鼓楼、西安钟鼓楼、泸州钟鼓楼(四川)、茂名钟鼓楼(广东)、银川钟鼓楼、 酒泉钟鼓楼(甘肃) 、安阳钟鼓楼(河南)、盖州钟鼓楼(辽宁)等,其中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西安钟楼鼓是现存钟鼓楼中最为古老、最为典型的实例。
2、俗称鼓楼,又名靖远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楼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在一座砖包的高台上,台基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基座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与四条大街衔接。
3、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移置北宋所铸重达4000公斤的铜钟于楼上,无事报时,有事报警,击之声闻四达十余里,所以又名“钟鼓楼”。
4、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移置北宋所铸重达4000公斤的铜钟于楼上,无事报时,有事报警,击之声闻四达十余里,所以又名“钟鼓楼”。扩展资料:陇西历史:陇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面积2408平方公里,人口532万人。
5、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辖区的麦积山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风景区有5大子景区,最著名的就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以其独特的泥塑艺术独树一帜。麦积山 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可以说是甘肃敦煌最美的风景区。
6、西院是南郭寺的主院,它主要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二配殿、东西二禅林院以及卧佛院。
1、调研报告:关于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既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又可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2、目前,省内一些地区掀起了新一轮文化旅游发展高潮,为进一步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统一思想,坚定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过程。高度认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3、调研报告:关于做好全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调查和思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前,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